close

  “4.4億,超出那麼多,公司又持續虧損,這是為什麼?現在廣州塔經營困難是什麼?該如何解決?”在專題詢問會上,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樹堅抓住廣州塔的問題,連連向市城投集團“發炮”。(9月26日《南方都市報》)
  一個新項目剛開始經營的時候,發生虧損不足為奇,但廣州塔“小蠻腰”2010年就開始經營,如今交出的答卷卻是持續虧損,而且是巨虧,這就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了。吳副主任的“為什麼”之外,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答案。
  一個投資項目,投資額應該嚴格按照預算實施,可是這個“小蠻腰”的投資,“建設後期沒有嚴格控制裝修和機電工程的規模、材料標準和工期”,一下子就超支4.4億元,真夠大氣的!難道人們不應該知道,為什麼沒有嚴格控制?這能叫企業行為嗎?這難道不是建設過程中的“必修課”麽?怎麼就變成了“免修課”了?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?是否應該有人為此擔責?
  投資超預算4.4億元其實不是全部,由此又滋生了建設管理費支出超2652.54萬元,兩項一加,離5億元也就不遠了,如果是私人企業,可能發生這樣的事嗎?既然成本遠遠超出預算,虧損的增加以及投資回收期的延長也就水到渠成,只是虧損的原因,則是“因實際游客人數遠遠少於預期。”這當然是可以成立的理由,既然游客人數遠遠少於預期,如何賺錢?那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?
  可人們又要關心另外一個問題了:當初預測的每天9662位游客是如何預測出來的?的確,套用相關的預測公式,游客是可以精確到個位數的,可在真正的預測中,人們是不會如此死板地套用公式的,類似的預測只能是得出大概數,能精確到如此個位數的,往往只有那些“半仙”與“大師”,真不知當初的可行性論證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?如此精確的預測數字是不是有“半仙”或“大師”的一分功勞?同時,“小蠻腰”的投資支出中,花了冤枉錢的還有建設好之後又很快“降高”14.2米、為超預算“貢獻”的1666萬元。那麼一個世人矚目,全國第一的建築,竟然剛剛建好就再花錢“降高”,這樣的決策,如果說是典型的“拍腦袋工程”,難道冤枉嗎?在空管部門的評估意見尚未出來前,為什麼要急如星火地趕著動工?真用得著那麼著急嗎?
  從市場調查到預測,再到決策與執行,原本有一套非常嚴格的程序與規範,這一切原來都只是傳說?問題是因“亂套”而造成的如此巨額損失,如今應該將其習慣性地作為“學費”,由納稅人埋單,還是應該由責任人負責?這才是如今人們最關心的問題。
  文/陳家沛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“小蠻腰”藏大問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xnsnhh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